“第一站济南看趵突泉,吃把子肉,再买点历城核桃。晚上开车到第二站泰安,次日去山东省博物馆、岱庙……”
距离暑期越来越近,王思齐(化名)早早就计划好了家庭活动。作为一名初中生的妈妈,她特意安排了山东山水圣人文化研学自驾5日游。“路线都是现成的,根据自己需要取舍,吃、住、行服务一条龙,还有推荐的纪念品,适合全家出游。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提振消费信心、激发消费活力是贯穿全年的课题,暑期则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窗口期。多位专家表示,为进一步加快消费回补,各地结合暑期消费特点,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、新场景,优化服务能力和水平,将为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奠定坚实基础。
创新消费场景,暑期产品更加多元
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,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。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,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,改善消费环境,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。
迎接暑期消费旺季,当前,各地都在策划不同形式、不同主题的产品,使产品更加多元化,消费场景创新且具有特色,从而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,充分释放消费潜力。
游客在天津海河上乘船观景。人民网记者 杨曦摄
——丰富暑期产品供给。北京开启“消费季夜京城”,联动全市40余个商圈、200余个品牌、万家门店,融合商旅文体多个领域,开展百余项促进夜间消费主题活动;天津启动“第三届海河国际消费季”,推出V1夏日狂欢节、天津品质消费农村行等系列活动;山东推出“2023好客山东露营季”,上线露营地图小程序,推出观星露营、音乐露营、博物馆露营等多种露营产品。
——优化暑期消费场景。上海充分发挥赛事与体育场馆资源优势,举办2023年上海虚拟体育大赛、2023年F1电竞赛等数字体育竞赛,吸引更多Z世代人群参与其中;重庆璧山区打造沉浸式仙侠剧本杀小镇,将儒家五常、孔子六艺、诗词歌赋、历史人文融入剧本之中,让游客在故事中游戏、竞技、挑战。
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、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把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”放在了首位,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,各地接连推出诸多接续政策,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,持续促进经济复苏。
锁定目标群体,推动消费有效扩容
今年以来,扩内需促消费一系列举措持续发力。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5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03亿元,同比增长12.7%。1-5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36亿元,同比增长9.3%。
“在中央政策基础上,各地推出消费补贴政策,并鼓励企业跟进配比降价补贴。”田轩表示,如通过定向发放消费券的形式,组织开展餐饮、文旅、农业观光、医疗保养等不同场景化的集体消费,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购物节、文化节、亲子节、孝顺节、大型会展等。
针对2023年中、高考生等暑期游客群,福建武夷山市在6月16日至8月31日期间,推出以武夷山主景区为主的9家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活动,在印象建州小吃街派送代金券等系列酒店、餐饮、娱乐优惠政策。
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西平乡皿帖村的荷塘里,一朵朵荷花美丽绽放,吸引游人前来打卡。人民网记者王勇 摄
针对暑期亲子学生市场,广西则推出1元免费畅游桂西南18家景区的活动,并通过桂西南营销联盟官方平台免费向全国市场发放惠民消费券。
“各地从供给侧发力,多措并举增加有效供给,能够让老百姓在暑期有更多样化的消费选择,将有效推动消费提质扩容,从而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”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此评价。
优化消费环境,创造更好服务体验
暑期消费旺季即将到来,居民节假日休闲购物、出行旅游等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。这也对各地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为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为,提升服务品质,海南三亚推出诚信商家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制度,游客遇到旅游消费纠纷,可通过“三亚放心游”微信公众号进行申诉。
随着大运会进入倒计时,如何保障暑期适逢“大运”实现安心游?对此,四川成都组织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整治,重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、强迫消费、随意涨价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,持续保持市场乱象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。
游客在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观赏水景。人民网记者 乔业琼摄
山西省专门印发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2023年行动计划,提出实施导游素质提升工程,畅通旅游投诉渠道,严厉打击“不合理低价”行为。
在打造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体验方面,苏剑建议,暑期各地适当延长公交车运营时间,增加高铁车次,提供更多的停车位等,方便消费者外出消费,从而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。
田轩则认为,各地应在激发消费新潜能方面进一步发力。如,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,发展在线定制等线上服务,发挥互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对传统产业的赋能和效益倍增作用,推进“云逛街”“云购物”等新型消费。(实习生任丹妮对本文亦有贡献)
Copyright @ 2001-2020 www.whpdw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外汇频道 版权所有
网站所登新闻、资讯等内容,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,转载请注明出处
未经外汇频道书面授权,请勿建立镜像
联系邮箱:801 480 23@qq.com